114學年度首場「人文與科技大講堂」法藍瓷總裁陳立恆以生命故事談信仰、品牌與人文精神
2025.10.17
114學年度轉型為「通識自主學習講座」後的首場「人文與科技大講堂」,於10月16日下午在共善樓多功能廳登場。活動邀請國際精品品牌「法藍瓷(FRANZ)」創辦人暨總裁陳立恆,以「人文藝術的趨勢~有人文的科技,才有身而為人的自由」為題發表專題演講,吸引眾多師生熱情參與。
國光劇團逢甲開講:戲曲舞台對話「帝王盛世」與「紅樓夢境」
2025.10.16
由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、中國文學系與通識教育中心共同主辦的「114學年人文閱讀講座」,10月14日上午於圖書館B2演講廳舉行。本場講座以「那人‧那書‧那夢——夢紅樓‧乾隆與和珅」為題,邀請國光劇團編劇林建華老師與京劇旦角黃詩雅老師聯袂登場,從戲曲藝術、歷史文學與舞台創作三重視角,帶領師生走入清宮盛世與《紅樓夢》交織的時代夢境。
2025抗震盃 逢甲土木系拿下「結構設計與創意獎」與「耐震獎」
2025.10.15
由國家地震研究中心主辦的「2025抗震盃-地震工程模型製作國際競賽」於9月30日至10月1日在台南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登場。今年共有49支隊伍同場較勁,包括來自台灣的20隊與海外的29隊。 逢甲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共派出兩支代表隊參賽,雙雙奪獎、表現亮眼。其中,由隊長陳俊翰率領徐蘊廣、林建歷、曾偉麒組成的團隊,拿下「結構設計與創意獎」與「耐震獎」兩項殊榮。
逢甲「氣候韌性」課程 李鴻源教授談「氣候變遷的因應與調適」呼籲大學實踐永續責任
2025.10.14
為深化師生對氣候變遷議題的理解,並探討高等教育在永續轉型中的關鍵角色,逢甲大學永續發展與社會責任處於10月3日舉辦「氣候變遷的因應與調適—大學的社會責任」專題演講,邀請前內政部長、前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李鴻源蒞校開講。李教授以多年國土治理與防災經驗,深入剖析全球暖化帶來的極端氣候挑戰,並強調:「大學不只是知識的殿堂,更是社會行動的起點。」
逢甲都資系攜手彰化縣大村鄉 以「做中學」打造幸福宜居新鄉村
2025.10.13
逢甲大學都市計畫與空間資訊學系自111學年度起,陸續與臺中市龍井區、東勢區、豐原區等地合作進行地方規劃設計,學生以課程為平台,提出兼具創意與可行性的整體規劃構想,獲地方政府肯定。114學年度與彰化縣大村鄉公所合作,為地方創生注入青年專業力量。
逢甲大學陳玉苹副教授 榮獲114年台中市優良教學人員肯定
2025.10.09
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副教授陳玉苹,憑藉其深厚的人類學專業、創新教學模式及推動多元文化教育的卓越貢獻,榮獲台中市優良教學人員殊榮,展現高等教育現場對於教學與社會實踐的高度肯定。
2025總統科學獎 逢甲大學春雨講座教授梁賡義榮獲我國科學研究最高榮譽獎
2025.10.09
總統科學獎委員會昨(8)日公布「2024-2025年總統科學獎」得獎名單,逢甲大學春雨講座教授梁賡義院士,以其在生物統計學領域的重大突破與持續深遠的社會貢獻,榮獲我國最高榮譽的科學研究獎項。此一殊榮不僅肯定梁院士的卓越學術成就,也彰顯逢甲大學致力培育與延攬世界級學術人才的努力。
逢甲大學APEC-ACABT出席APEC PPSTI 26與APEC中心科創合作會議 促進跨國交流並推動科教合作
2025.10.09
APEC先進生物氫能技術研究中心(ACABT)於今年8月11日至13日參加在韓國仁川松島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「第26次APEC科技創新政策夥伴會議(PPSTI 26)」。ACABT代表我國於PPSTI科研能力建構分組會議進行工作報告,展現中心持續在亞太地區推動人才培育與拓展科技網絡的年度成果。
逢甲 ROSO 師生以機器人建造共創《書游!水唷!》 城市閱讀新地景亮相中捷
2025.10.08
冠德玉山教育基金會持續推動閱讀與建築教育的理念,10月7日在台中捷運市政府站舉辦「2025冠德 Book Date 微型圖書館」開幕記者會,正式揭幕由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 ROSO 機器人建造實驗室師生共同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《書游!水唷!》,以建築科技開啟城市閱讀的全新想像。
從聽講到思辨,從學分到成長 逢甲「人文與科技大講堂」以講座打造跨域思維與自主學習力
2025.10.07
在大學教育日益重視跨域與自主學習的時代,逢甲大學以創新教學設計推出全新課程規劃「人文與科技大講堂」。透過「十場講座,換來無限思維+通識2學分」的設計,學生不僅能在聽演講的學習過程中取得學分,更能從不同領域專家的個人經驗分享中汲取靈感,開拓視野、深化思維。